发布:2025-06-24 09:49 | 来源:本站 | 浏览:39次
槌状指
(Mallet Finger)
槌状指常发生于运动场上,是常见的手部损伤,但球场上的槌状指通常并无外伤,所以常常被忽略。但槌状指治疗不及时可能导致指间关节炎和手指畸形。
★阅读指南★
一、槌状指是什么?
二、损伤机制
三、症状与诊断
四、如何治疗?
五、术后注意事项?
六、如何预防?
一、槌状指是什么?
槌状指是手指远端指节的伸肌腱断裂引起的手指畸形。
由于伸肌腱断裂,手指只能维持在屈曲位置,形状像木槌或锤子。
二、损伤机制
损伤通常是意外创伤,常见有两种损伤形式:
1、球场上造成的损伤
一般是在抢球时被球击打,这类损伤通常是封闭性的(没有外伤),所以多数人可能不会立刻发现,一般会在几天后才去检查。
2、工业事故导致的损伤
这类损伤多是开放伤,比如被切割或挤压,你不会不知道自己受伤了
三、症状与诊断
症状
1、远端指节的肿胀和疼痛
2、远端指节无法伸直,挛缩在屈曲位
3、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感觉受伤的手指无法发力,也会导致整个手部的功能受到影响
诊断
1、检查手指是否挛缩在屈曲位置
2、固定住近端指节,尝试远端指节是否能伸直
3、X光检查可以诊断是否伴有骨折和移位
四、如何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对于所有不伴随骨折的患者,非手术治疗是一线治疗,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标准治疗。(对于部分较轻微的骨折移位患者,非手术治疗仍然是第一选择)
非手术治疗通常采用支具进行完全固定6-8周(24小时),6-8周后开始进行物理治疗恢复手部活动度与功能,在物理治疗刚开始的两周仍需在夜间佩戴支具。
上图为支具
2、 手术复位
对于伴有骨折移位的患者,通常采取手术进行复位,并通过克氏针进行6-8周固定。
之后拆除克氏针,并进行物理治疗以恢复活动度和功能,物理治疗刚开始的两周仍需在夜间佩戴夹板进行固定。
图为手术后打针固定
槌指的损伤分级
1级:闭合伤,不伴有撕脱性骨折
2级:开放伤,不伴有撕脱性骨折
3级,开放伤,伴有皮肤或肌腱的缺损
4级:开放伤,伴有撕脱性骨折
五、术后注意事项
对于槌状指,物理治疗师至关重要。
物理治疗师可以在损伤的初期鉴别疾病,并在确认诊断后指导患者如何通过支具与活动改善来保护手指。
术后(或拆除夹板后)
在拆除克氏针或夹板后,物理治疗是必须的,物理治疗可以帮助你恢复手指的活动度,并使你的手部逐渐恢复正常功能,并通过教育以及功能强化的方式让你重新回到受伤之前的状态和生活。
六、生活中可以从这几点预防
- 日常劳作或运动时,避免手指遭受急性撞击、挤压或过度牵拉,尤其注意尖锐物品及机械作业防护。
- 从事篮球、排球等运动前,做好手指热身,佩戴护指装备,减少戳伤风险。
- 若手指突发剧烈疼痛、畸形或活动受限,立即制动并就医,避免因延误处理发展为槌状指。
*本文旨在指导患者:
1、了解病症
2、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3、术后及生活注意事项
订阅号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