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2025-06-05 10:34 | 来源:本站 | 浏览:40次
弯腰搬重物时突然 “闪了腰”,久坐后起身像被针扎,甚至腿麻到走路都困难…… 这些让人苦不堪言的症状,很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在 “作祟”。作为困扰无数人的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究竟是怎么回事?该如何应对?今天就用带您一探究竟。
一、腰椎间盘:身体里的 “减震器”
我们的腰椎由 26 块椎骨叠罗汉般组成,每两块骨头间都夹着一个圆盘状的 “海绵垫”—— 腰椎间盘。它中间是像果冻一样的髓核,外面包裹着坚韧的纤维环,既能缓冲走路、跳跃时的冲击力,又能让腰部灵活弯曲。但随着年龄增长、长期久坐、突然负重等原因,这个 “减震器” 可能出现问题。当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到周围的神经,就会引发剧烈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甚至大小便失禁等症状,这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哪些行为在 “坑” 你的腰椎?
很多人以为腰椎间盘突出是老年病,其实年轻人的患病率正逐年上升。罪魁祸首往往藏在生活细节里:
● 久坐不动:上班族、学生长时间瘫在椅子上,腰部肌肉松弛,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比站着时大 3 倍,相当于每时每刻都在给椎间盘 “加压”。
● 错误姿势:弯腰搬重物、“葛优躺”、长期穿高跟鞋,都会让腰椎承受异常压力,加速椎间盘退变。
● 突然用力:没热身就弯腰搬重物,或者运动时腰部过度扭转,可能直接 “挤破” 椎间盘。
● 肥胖:体重每增加 1 公斤,腰椎就要多承受 5 公斤的压力,相当于一直背着沙袋,椎间盘不堪重负。
三、身体发出的 “求救信号”
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多种多样,但有几个典型信号需要警惕:
● 腰痛:这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轻可重,休息后缓解,劳累后加重。
● 下肢放射性疼痛:从腰部沿着臀部、大腿后侧一直到小腿甚至足部的 “过电” 般疼痛,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
● 腿麻无力: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导致下肢感觉异常,严重时脚抬不起来,走路像踩棉花。
● 大小便异常:如果马尾神经受压,可能出现大小便失禁或困难,这是需要立即就医的紧急情况。
四、科学应对,拒绝 “躺平”
发现腰椎间盘突出不用慌,根据病情轻重,可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
● 保守治疗:约 80% 的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就能缓解症状。包括卧床休息(但别一直躺着,适当活动更利于恢复)、物理治疗(热敷、按摩、牵引)、药物治疗(消炎止痛药、肌肉松弛剂),还可以通过康复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比如小燕飞、五点支撑法。
● 微创手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的患者,微创手术是很好的选择。医生通过小切口,用内镜或激光等技术去除突出的椎间盘,创伤小、恢复快。
● 开放手术:病情复杂、神经压迫严重时,可能需要开放手术,重新固定腰椎结构,虽然风险稍高,但能有效解决问题。
五、预防大于治疗,护腰从现在开始
与其等腰痛找上门,不如提前做好预防:
● 保持正确姿势:坐时挺直腰背,膝盖与臀部保持同一高度;搬重物时先蹲下,再用腿部力量起身;睡觉时选择硬板床,侧睡时膝盖间夹个薄枕头。
● 加强锻炼:游泳、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能增强核心肌群,每周坚持 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
● 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合理饮食搭配运动,让身体更轻盈。
● 避免久坐:每坐 1 小时起身活动 5-10 分钟,伸懒腰、扭扭腰都能缓解腰部压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 [J]. 中华骨科杂志,2020, 40 (8):501-511.
[2]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专家共识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 36 (11):1273-1280.
[3] 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
订阅号
服务号